在二十四節氣中,白露、寒露和霜降這三個節氣表示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。寒露開始天氣漸涼,到了霜降節氣則氣溫徹底降下來了。秋季氣溫多變,我們應及時調整飲食起居以順應天氣的變化。對于節氣中身體出現的問題也應引起重視,適當地進行調節,才能保持身心舒暢。
脾胃問題
秋冬季節天氣寒冷,在這段時間內,人們通常會攝入較多熱量。而人體攝入的水谷精微都要依靠脾胃的運化,所以秋冬兩季強健脾胃就非常必要。
可在梁丘穴以砭石熱旋擦的方式來溫補脾陽。具體手法是將砭石按摩砧置于熱水中或使用吹風機加熱,溫度以自身耐受為宜,在雙腿的梁丘穴附近來回快速地摩擦,直至感覺到熱力滲透至下即可。適當的刺激梁丘穴,除了健脾之外還能調節胃經深部的氣血,可謂一舉兩得。
梁丘的功用為約束胃經經水向下排泄。因本穴位的肌肉隆起處對流來的地部經水有圍堵作用,所以經水的傳行只能是滿溢越梁而過,故名梁丘。
除日常保健外,如果感覺脾胃功能比較弱,有消化不良的癥狀,可使用加熱的砭石按摩砧以肚臍為圓心,順時針做打圈運動,至砭砧變涼或癥狀緩解即可。
另外,對于脾胃功能向來不好的朋友而言,可在這個季節多吃山藥。煮粥做湯、清炒燉煮均可。山藥貴在性平,無論是脾陽虧還是胃陰虛均可食用。
呼吸系統問題
深秋時分天氣干燥,晝夜溫差大,正是流感高發的季節。此時經常疏通肺經,保證肺經通暢,刺激氣血運行就非常必要了。肺經的重點穴位為尺澤穴、魚際穴、太淵穴、列缺穴和迎香穴。
使用泗濱砭石多功能刮痧板或按摩尺,在尺澤穴區進行拍打,力度以有輕微針刺感為佳。拍打至皮膚發紅并感覺熱力滲透即可停止。尺澤穴有清肺熱的功效,有上火咳嗽的朋友不妨試試。
對于魚際穴、太淵穴和列缺穴的日常保養,可佩戴泗濱砭石珠串。在穴區處將砭石珠串來回滾壓、按揉,不拘時間地點。對于有鼻炎困擾的朋友,可以點揉迎香穴,或用刮痧板的尖尾在該穴區來回劃動直至發熱。
下肢循環問題
隨著氣溫的下降,人體的血液流速會變慢,新陣代謝也會降低一些,隨之而來的就是肢端發涼。這點在中老年朋友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。提高下肢血液循環的流速,除了可以緩解肢端發涼的癥狀之外,對于預防下肢靜脈栓塞也會有一定的幫助。
穿戴泗濱砭石粉護膝,每天堅持4個小時以上,可有效緩解肢端發涼的狀況。泗濱砭石粉護具是將砭石粉研磨成納米級粉末再與纖維混紡而成。砭石護膝接觸皮膚后可增加微循環血液流速,并且在穿戴期間持續有效。
另外一個解決下肢循環的方法就是泡腳。中老年朋友,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疾病史的朋友,要注意泡腳的水溫不宜過高,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為宜。體虛和體濕的朋友可在泡腳時加入適量的花椒和干姜。
泡腳之后使用泗濱砭石按摩錐或羊角錐在太溪、太沖、太白、復溜、然谷、涌泉這幾個穴位進行點按,每次每穴堅持1分鐘左右。足部是人體的重要反射區,經常用砭石點按足部穴位對于調理失眠、緩解壓力等也都能起到較好的作用。
[進入“砭術基礎”欄目,了解砭術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]
【標簽:砭術養生 砭石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