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概述】
胃下垂是因胃肌張力不夠引起胃低于正常位置,最低點降到髂脊連線以下。主要癥狀(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)為食欲減退、腹脹、胃部疼痛、消瘦、乏力等。
【病因】
凡能造成膈肌位置下降的因素,如膈肌活動力降低,腹腔壓力降低,腹肌收縮力減弱,胃膈韌帶、胃肝韌帶、胃脾韌帶、胃結腸韌帶過于松弛等砭石,均可導致下垂。
【并發癥】
病程較長者,由于心理精神因素或貧血、消瘦等因素,患者常有頭昏、頭痛、失眠、心悸、乏力等癥狀,少數甚至出現抑郁癥的癥狀。嚴重者同時伴有肝、脾、腎、橫結腸等下垂則稱為內臟下垂。
砭石調理(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)胃下垂
【治法】
感法:百會。佩帶小砭板使之位于中脘處。
刮法:用砭石刮痧板刮背下部。
擦法:用砭砧擦胸、腹部中線(任脈)。
刺法:用砭錐刺中脘、足三里、內關。
叩法:用砭砧叩脾俞、胃俞。
【預防】
1、少食多餐 每次用餐量宜少,但次數可以增加,每日4—6餐為合適。
2、細嚼慢咽 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張力減低,細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及增強胃蠕動和促進排空速度,緩解腹脹不適。
3、食物細軟 平時所吃的食物應細軟、清淡、易消化。
4、減少刺激 刺激性強的食物可使胃下垂患者的反酸、燒心癥狀加重。
5、防止便秘 如清晨喝杯淡鹽水或睡前喝杯蜂蜜麻油水,以緩解和消除便秘。
[進入“養生保健”欄目,了解更多砭石養生知識]
【標簽:胃下垂 砭石】